简单介绍我国的"嫦娥一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8:38:51
快~~
要简要

时间: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嫦娥一号”(Chang'E1)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在初样研制阶段,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承担卫星测试工作。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贵阳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透露说,2004年经国家正式立项的中国月球探测计划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目前进展顺利,2007年将如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
欧阳自远说,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将完成4项科学任务,即测绘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探测月球上14种有用元素的全球分布、通过探测月表微波特性并估算全月球月壤厚度以及对距离地球40万公里的地月空间进行环境监测。

围绕探月的4项任务,中国月球探测各大系统和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目前进展顺利。装配在卫星内的各类科学探测仪器已经正式交付。

据了解,2004年经国务院立项的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即“嫦娥工程”,主要分“绕、落、回”3个阶段:2004年-2007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
进行为期1年的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2007年-2012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2012年-2017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只有完成了这3个阶段以后,中国才有可能考虑和实施载人登月。

欧阳自远说,中国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国家标志性工程。中国已经具备相关能力和条件,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攻克技术难关、实现技术突破,不会出现颠覆性的技术问题。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明确、先进,有特色和创新性,且投资有限、风险较小。我们将严格工程管理,确保